欢迎访问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院长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携手抗“阻” 健康同行——市一院走进电力社区开展“世界慢阻肺日”义诊筛查宣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9            发布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机阅读本文
字号调整:
图片



世界慢阻肺日




2025年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为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认知,推动疾病早筛早诊与规范治疗,市一院呼吸内科一病区组织医护人员走进电力社区开展义诊筛查宣教活动,呼吁大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重视自己的肺。

      活动现场设置了调查问卷区、肺功能测定区、专家诊疗指导区三大功能区域,形成“筛查-检测-指导”的一站式服务闭环。在调查问卷区,医护人员通过提问完成初步筛查,精准锁定可能存在慢阻肺风险的人群;随后引导至肺功能测定区,借助专业设备进行肺功能检测,为病情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由呼吸内科专家根据检测结果,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用药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方案。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进一步了解自身肺功能状况,还普及了慢阻肺防治知识,增强了大家的健康防护意识。

图片

科普时间:

关注慢阻肺   让呼吸更顺畅

图片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说明该疾病是长期存在的,无法彻底根治,但可以控制。

阻塞性指的是气道变得狭窄、堵塞,导致空气吸入和(尤其是)呼出变得困难。您可以想象一下,吸管被部分捏住时,喝水很费力,呼气也是同样的道理。

图片
主要症状是什么?
   

典型症状包括:

1. 慢性咳嗽:通常是首发症状。初期是间歇性,早晚加重,后来可能每天都会咳嗽。

2. 咳痰:通常咳出少量白色黏液痰,急性加重期痰量增多,可能变为脓性黄痰。

3.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

早期:只在爬楼梯、干重活时感到气促。

后期:走平路、甚至穿衣、洗脸等日常活动都会感到喘不上气。

4.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会在活动后或感染后出现喘息声。

5. 晚期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肌肉萎缩等。

重要提示:很多人误以为这些症状是“人老了自然就这样”或“抽烟人的正常现象”,从而延误诊治。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务必及时就医。

图片


谁是高危人群?主要病因是什么?
   

首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

 约90%的患者与吸烟相关,包括主动吸烟和长期吸“二手烟”,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图片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纺织、化工、重金属等行业的工人。

   

室内外空气污染

 室内: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燃烧生物燃料(如柴草、动物粪便)用于烹饪或取暖产生的烟雾,是发展中国家不吸烟女性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原因。

遗传因素:罕见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呼吸道感染:儿童时期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肺发育,增加成年后患病风险。

患者日常管理与生活建议
01
学会“节约能量”

动作放缓,坐着做事,把常用物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02
健康饮食

少食多餐,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导致腹胀影响呼吸。

03
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撅起嘴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这能增加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

腹式呼吸:放松肩部,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收缩腹部。这能帮助膈肌运动,提高呼吸效率。

04
适度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度。

05
预防感染

勤洗手,在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06
保持积极心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病,学会与疾病共存,寻求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总结

预防的关键在于:远离烟草、减少有害暴露。

管理的核心在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坚持康复。

一审一校:王俊豪

 二审二校:郭亚利、魏迎东

 三审三校:付 睿